杏运平台“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1-2025)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由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跨越的關鍵期🧰🐀,更是學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五年🧤。深刻認識並準確把握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新特點,根據淮海經濟區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需求,堅持“以技術技能為本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結合學院實際,科學編製和實施好“十四五”發展規劃⚧,以昂揚的精氣神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
一、“十三五”期間學院發展概況
“十三五”期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及人才培養的系列講話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社會以及文化傳承創新能力為主線,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𓀔,明確辦學方向🪱,充實內涵🧑🏿🦱,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學院品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現了學院健康🌆🙂↔️、穩定、和諧發展🍛,為“十四五”改革👩🏼🦳、建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主要成績
黨建工作全面加強。“十三五”時期,學院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紮實開展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以優良的黨風引導校風,以優良的師德形成教風,以優良的教風促進學風🤚🏽。黨組織政治核心、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進模範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加強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製度⇨,帶動各級領導班子思想理論建設。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同誌牢記初心使命,強化擔當作為,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貫徹落實,教風學風良好。學院堅持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規範化,推動黨建工作日常工作有機融合,促進黨內組織生活製度化📓。嚴格落實學習舉措🚶🏻♂️,切實增強學習實效。
土木工程系獲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徐州彭城恩師先進集體;機關第三黨支部、經濟與管理系黨支部獲江蘇省高校“最佳黨日活動”優勝獎;機關第三黨支部✫、公共基礎課部黨支部獲徐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1人獲江蘇省高等杏运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人獲徐州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7人獲徐州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人獲徐州市彭城恩師先進個人稱號。在徐州市教育工委組織的“學習強國”學習先進個人評選活動中,我院16名教師分別榮獲“學習強國”學習先進個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專業建設深入推進。五年來,學院圍繞對接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發展的需求,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優化專業設置🎧,調整學院結構🎉👩🏼。成功申辦護理、康復治療技術兩個醫學類專業,成立了醫療與健康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獲批徐州市特需領辦專業,徐州市劃撥專項建設資金300萬元🥙。
學院以重點專業、特色專業🤛🏿、品牌專業為抓手😻,充分融合相關專業🙎🏽♂️,組建專業群🧑🏻🍳🏓。進一步完善土木工程☯️🏌️、機電工程🙅♀️、財務會計和空乘專業群,新建電子商務📴、學前教育專業群。目前學院共開設35個專業🦸,其中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2個(建築工程技術和應用電子技術)、市級品牌特色專業4個(建築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康復治療技術)、院級重點專業2個(建築工程技術🤪、酒店管理)、校級現代學徒製試點專業4個(建築工程技術🚣🏻♂️、酒店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
課程建設成效明顯😗。學院全面啟動教學改革工作,以課程建設與改革為載體🤽🏻,以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測評為手段,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課程建設與改革工作🤞🏿。根據職業崗位需求🧙,探索“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根據崗位能力要求🖐🏽,確定課程目標🧑🏻🎄、修訂課程大綱,實施分崗式項目化教學。確立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施“現代學徒製”,創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建設江蘇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10門,校級在線開放課程18門🎎,校級課程改革立項1門。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26門,合作編寫教材🙈、講義29種,自編各類教材👩🚒🈹、講義55本✝️。獲江蘇省職業教育教案設計大賽活動一等獎4項,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作品大賽多媒體課件類一等獎4項🫄🏽、三等獎3項💨,微課類二等獎1項👂🏽🎙。
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學院持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圍繞專業建設方向和人才培養需求,堅持引育結合,建設一支思想素質硬🔱、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通過引進緊缺專業人才👜,內聘副教授⛳️,培養“雙師素質”教師,培養高級訪問工程師🤟🏼,強化管理內聘兼職兼課教師👨🏼🎓,加強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學院師資隊伍水平整體提升4️⃣。
五年來,學院專任教師由76 人增加到95人,增長了25%。專任教師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由59人增加到71人,增長了20.3%,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4.7%;高級職稱人員由3人增加到19人,增長了630%🕤👋🏻,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0%;研究生以上學位人員由29人增加到41人🥌,增長了41.3%;70名教師具備“雙師”素質,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3.7%🙍🏼。學院不斷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力度🤛🏻,教師參加各類專業培訓累計 390人次,培養6名江蘇省“青藍工程”教師,28名青年教師到企業一線脫產參加頂崗實踐。選聘省級產業教授4名💈👨🚀。另外,學院選拔教職工攻讀博士🕐,學院給予經費支持,目前在讀博士3人。
實踐教學條件逐步提高。為加強實踐教學,一是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經過五年的努力🧔🏿♀️,校內實訓基地達到97個👏🏻,實驗實訓場地總面積31125㎡,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3376萬元🤕。二是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深入發展🤙🏻。先後與84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在企業建立實踐教學部19個🙍🏻♀️。三是啟動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十三五期間,推動土木工程類專業技術研究中心試點建設:建設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高職院校裝配式地下管廊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徐州市裝配式建築信息化雲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徐州市透水砼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土木工程類專業師生提升技術應用和技術研發能力搭建了平臺。同時,利用校外實習基地平臺,充分發揮企業與高校雙方優勢,建立校企互利共贏機製。
教科研能力有序提升。“十三五”期間,教師教科研能力逐步提升,社會服務紮實有效💪🏼。五年來7️⃣,教師主持省級課題100項、市級課題48項、橫向課題14項、發明專利38項🆎,省市級科研相關獲獎74項,數量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發表各類論文368篇🏔👩🦳,其中核心論文11篇🚵🏼♀️,指導江蘇省大學生創新項目10項。土木工程系獲徐州市科學技術協會2019年度學會服務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創新特色學會”。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各類競賽獎項共45項,市級以上各類競賽獎勵共30余項。
目前,全院在研教科研項目109項🌗⛹🏽,教師人均1.25項,教科研水平穩步提高🧔🏼♀️。科研項目立項上同樣獲得重大突破,近年來🦤,陸續獲得了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價研究重點資助課題🛤、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省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重點項目➔、省自然科學面上項目資助課題、徐州市科技計劃資助項目等🙅🏼。“裝配式地下管廊”項目獲批江蘇省高職院校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之後又被教育部認定為“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項目”協同創新中心,實現了國家項目的突破🧑。
學生工作質量持續提升🧠。堅持“教育為主,嚴格管理,用心服務”三位一體的大愛工作機製,嚴格學生教育管理,促進學生成長成才。規範學生日常行為🤽🏻♂️,開展校園文明督察,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參軍入伍學生和身體殘疾學生的幫扶工作👭🏼🏝。加強對心理問題學生危機幹預,開展心理咨詢輔導。幫服家庭困難學生解決就業問題。探索“紅🌥、綠、藍🫱🏼、黃👨🏻⚕️🥰、橙”五色文化育人之路😟,學生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影響力逐年提升⛹🏼♂️。五年來,學院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生源結構逐步從省內擴展到全國20多個省份🤌🏼、20多個少數民族。學院積極響應國家支持西部發展的號召,在西部地區投放招生計劃,為西部地區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五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95%以上🫰,專業對口率85%以上👨🏼🏭,企業回訪好評率95%以上,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在96%以上👩🏭,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美譽度逐年上升。
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十三五”期間,學院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圖書達到289800冊,電子圖書17000冊,計算機1900臺🌻,多媒體教室185間,信息化設備投入1126.9萬元😟🫸。校園網升級為千兆光纖🐹,搭建了教學資源平臺👨🏻🔧、財務會計在線學習平臺等,新建led顯示屏,開通網絡新媒體,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全院共有各類專業實訓室97個,總建築面積達31125平方,資產總值2478.82萬元,設備臺套數4411💧,其中大型儀器76臺,總工位數2309個❇️。
後勤服務不斷加強🚔。五年來,共投入資金數百萬元用於教學樓、學生宿舍🧑🏽🦰、校園監控、消防系統等軟硬件設施設備的維修改造。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學院陸續投入專項抗疫資金40余萬元🥍👨🦰,購置抗疫設備和物資。不斷規範服務流程,嚴格管理程序,完善後勤管理製度,推動常規工作規範化、標準化。相繼開展後勤保障服務月🧖🏽♀️、餐飲技能服務大賽🕚、消防演練等活動⛴🌩,持續提高後勤服務水平👮🏼♂️。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當前,學院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各項事業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還應客觀地看到👨🏼🔧,教育教學質量👩❤️💋👩、辦學特色還不能適應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具體表現在:
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有待進一步明確。技術技能型人才定位與培養目標不清晰⛳️。部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空泛🤏🏼,缺乏有力的課程及實踐教學支撐,專業特色有待進一步形成😧🧖🏼♀️。
專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與結構優化滯後,現有專業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行業發展,特別是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四新企業”人才需求不匹配,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製需進一步調整優化。專業發展不均衡,部分專業師資缺乏🔇,專業設置關聯度不高🙅🏼♀️,教學資源共享度低🫴🏻,專業集群效應不突出,專業的整體實力和發展後勁不足。
師資隊伍綜合素質與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教職工隊伍整體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數量🙅、結構不合理🚤,技術應用和技術研發能力不強,社會服務能力欠缺🛗。各專業高職稱、高學歷教師數量不足,骨幹教師流失嚴重。部分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不強🚣♂️,部分教師教學信息化水平不高。雙師型師資不足,不能全面滿足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需進一步加強。教師實踐育人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層次、形式及實效有待提升💅🏻,實習實踐基地的內涵建設需進一步增強🥢。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欠缺📗💁♂️,教師服務企業能力弱🆔😴,產教深度融合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辦學資源需要進一步拓展。學院目前現有校舍面積🤛🏻、教學行政用房、實驗實訓基地等基本辦學條件有限,造成學院後續發展空間不足,尤其無法滿足學院規模化發展👨🏼、內涵式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十四五”期間學院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新使命呼喚新作為。“十四五”時期🗺👸,是杏运實現規模發展、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學院發展面臨的機遇
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為職業教育帶來重大發展機遇。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李克強總理強調要關心和幫助職業教育工作者,推動社會各方形成合力,讓現代職業教育助推經濟社會取得更大更好發展。職業教育的受重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職普融通將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將更加註重培養實踐能力🌀、職業教育改革突破將會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獨立學院轉設,高考人數穩中有升,為職業教育發展開辟新空間🕯。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全國近300所獨立學院將轉設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其中許多獨立學院和高等職業院校合並,聯合成立應用型本科高校♝。合並後整體招生規模縮減🫘。“十四五”期間,高考人數整體呈穩中有升趨勢。這為高等職業院校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
地方區域為學院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從杏运所處區域來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淮海經濟區等戰略的實施🫒🤶,為杏运發展與人才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江蘇省、徐州市產業轉型升級⛓,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帶來持續的旺盛需求🏋🏻♀️🤾🏻;江蘇作為全國職教高地,政策引領與榜樣示範,為杏运加強內部治理🙎🏼、創新辦學體製機製👩🏽🦲、完善辦學層級體系🪰、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良好平臺⚫️。
(二)學院發展面臨的挑戰
適度增加規模與提高辦學質量雙重任務迫在眉睫。普通高校擴大招生,公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註冊入學,擠壓了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空間🚗,如何保障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努力提高辦學競爭力,已成為我院發展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招生工作是民辦院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要實現招生規模提升,需在人才培養質量上下功夫。學院面臨如何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大課題,唯有提高辦學質量📠,提升杏运影響力,才能實現規模增長的良性循環。
辦學空間擴展與校園改造兩項工程需穩步推進。當前,校園面積、各類建築用房設施等,仍不能滿足學院發展需要🍐。要對現有校園進行改造提升,優化整合、充分利用學院現有資源🦊,同時增購土地,拓展辦學空間🧑🏻✈️,為學院長遠發展提供必要條件。這兩項任務需同步推進,以保障學院發展不受影響🏃🏻♀️➡️。
專業發展不平衡🩸,特色不鮮明。當前🧑🏻🦽➡️,學院專業設置還需進一步優化,部分專業在校生人數連續多年過少;部分專業辦學條件還需進一步充實完善,以滿足專業規模化發展需要🌕。省級特色專業的品牌優勢不突出,特色不夠鮮明,專業集群效應不明顯。抓好重點專業、重點專業群建設,打造杏运特色🙅♂️、樹立杏运品牌任重道遠🛄。
面對挑戰與機遇🤦♀️,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發展定位🧚🏿♀️,針對學院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補短板、激活力⬆️、強內涵、增效益;必須優化資源配置,深化內涵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專業建設🌎,突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必須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杏运治理水平,促進學院各項事業的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十四五”期間學院發展的指導思想👅、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建設有特色高質量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目標,以提高質量、內涵發展為核心,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技術技能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成人與成才同步發展。
(二)辦學定位
堅持以應用技術教育為主,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專科與本科教育相結合🧒🏻,適度發展繼續教育。
專業定位🚶♀️:堅持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以職業道德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專業建設;以技能為中心,加強實踐教學建設🧏🏿♀️。堅持全面建設與重點建設相結合🧑🏻🏫,立足骨幹專業🏃🏻♂️,發展優勢專業💓、特色專業,開拓新興專業、交叉專業👨🏻🦽➡️。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術技能🦹🏼♂️,適應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崗位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服務面向定位🦸🏽♂️👩🏻💼:逐步把學院建設成為立足蘇北、重點服務淮海經濟區🤕、面向全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應用技術的研發、推廣基地,企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職工培訓基地,為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
逐步擴大辦學空間🏰,適度增加辦學規模🎥。不斷加強軟硬件建設🐘,經過五年努力😵,人才培養質量享有較高美譽度,教學質量、辦學水平顯著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明顯提升,教育教學取得若幹標誌性成果👰🏿♀️,產教融合深入開展,社會影響力大幅度提升。努力把學院建設成有特色、高質量👉、對接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技術型高校。
分項目標
1.辦學規模適度。辦學規模穩步增長🍵🏃➡️,全日製在校生規模達到8000-10000人,成人教育學生達到5000人,各類短期培訓力爭達到每年3000人次。
2.師資隊伍素質明顯提升。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有企業和工程經驗,適應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專兼職教師隊伍規模達到450-500人,其中“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老師)的比例達到75%以上,力爭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32%以上。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35~45🏏、46歲及以上教師逐步達到2:1:1,具有高級職稱比例達到25%以上,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85%以上。專任教師專業結構符合學院各專業發展的需求,專業課教師比例為80%,基礎課教師為20%,且各專業群生師比逐步趨於合理,專業課教師中專業骨幹教師占比在30%左右。
通過國內外進修、訪學等途徑,加大對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培養有一定影響力的精英人才和教學團隊🟥。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引進5-10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帶頭人和具有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培養20名專業帶頭人⛲️,20-30名高級職稱教師;選聘省級產業教授10人左右💇;努力培養校級專業教學名師10名。每個系院創建1-2個院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全院創建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3個♥️。設立大師工作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工作室3-5個。
3.專業結構合理特色逐漸顯現。“十四五”期間,專業建設遵照“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內涵深厚🥞🔤、特色鮮明”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優化專業布局💢,“十四五”期間,重點面向裝備與智能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現代服務產業、大健康產業等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行業領域,專業總數穩定在30個左右。
經過5年建設🙆♀️,改造和新增10-15個專業🧑🏽🎄,以建築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商務、康復治療技術、學前教育、空乘等專業為核心進行專業群建設。建成6-7個院級以上高水平專業群,力爭建成1-2個引領改革、支撐發展、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省級以上高水平專業(群),形成省級🚲、市級和院級三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體系,全面提升我院的辦學能力和水平♗,推動我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4.課程建設成效顯著。緊緊圍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遵循高職人才成長規律和基於工作過程及工學結合的課程改革理念,堅持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以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為重點🟥,全面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形成專業教師、教研室🔣、系院(部)和學院四級課程建設管理工作體系,爭創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形成院級、省級精品課程體系🏌🏿♀️。通過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力爭建設省級“金課”1-3門🍮,院級“金課”15門📀。
“十四五”期間,建成省級現代學徒製🤧、校企合作示範基地1個,市級現代學徒製項目2項🐣,符合現代學徒製試點條件的專業開展試點覆蓋率達80%以上;力爭建成省級產教融合集成平臺1個,建成市級產教融合平臺2-3個;力爭建設省級現代產業學院1個;1+X證書製度試點項目增加6個以上❤️。
5.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按照“超前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著眼長遠發展👩🏻💼👳🏻♂️,優化學院布局,提升校園文化🐕🦺,完善服務體系🔨💇,努力打造生態宜杏运園。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做好校內各類建築🤵🏽♀️、設施挖潛改造工作,增建學生公寓。對校園布局進行合理調整🐡🫷🏿,以文化校園建設為契機⛑,結合現代審美🥘🥵,合理規劃校園環境,加強校園景觀建設🫃🏿🧑🦰,精心設計景觀小品,讓校園環境更加適合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積極創造條件🕵🏻♂️,增購或合作開發現有校園周邊土地,推進新校區建設,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
四🚣🏽♂️、“十四五”期間學院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大學治理結構
1.強化思想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積極探索適應民辦高校發展的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新途徑和新舉措,不斷提高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𓀌,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組織建設,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重點,健全機製🧚,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學院改革發展、維護學院穩定🧚♀️、服務師生員工➾、促進校園和諧的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教工黨員在教學🤽🏽♂️、科研👩🏻⚖️、管理、社會服務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健全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製,壯大黨員隊伍✅,提高黨員素質🏅🥰。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健全權力運行機製和監督機製。加強黨對群團組織的領導,發揮其在學院改革、發展中的作用🧑🏿⚖️。
2.修訂學院辦學章程,完善學院內部治理結構
依據《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對非營利性民辦杏运的要求,做好學院辦學章程修訂工作。堅持和完善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依據章程理順董事會、院行政工作職責▶️,黨組織領導班子🦹🏿♀️、董事會🤾♀️、院行政要“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健全黨政聯席會議製度🫲🏿。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校相結合。加強和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製度,積極推進院務公開製度🍅,依法保障教職工對辦學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
3.推進人事製度改革⛓🍧,提高教職工福利待遇
建立以“定崗🍨🕵🏿♀️、定編、定責”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機製,加強崗位考核,建立教職工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機製。按照目標管理🙋🏽、價值驅動、自主管理原則,完善杏运平台績效考核辦法,改革學院教學、管理運行激勵標準,推行量化考核製度,實現按績分配、按效分配、按價值分配、按崗設薪🧓🏽。在推進學院規模化發展的基礎上,統籌建立工資調整製度,穩步提升教職工薪酬待遇,力爭骨幹教職工工資待遇接近同類公辦院校水平,充分調動全院教職工工作積極性,增強學院發展內在動力。
(二)人才培養
4.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專業培養定位和服務面向,深入調研行業企業需求,針對就業崗位能力要求,提升學生核心專業素養。加強實踐育人、雙創育人🙅🏽♀️、勞動育人🫗。優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構比例,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增強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5.深化課程體系改革🪮,推進“精品課程”建設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調整課程設置𓀚🩻,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通識教育,強化專業教育,創新開展勞動教育🚶♂️,推進課程思政。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作用,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開展主要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建設各類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課程評價👯♀️、反饋📚、改進和調整機製。加強品牌課程建設,學院每年投入專項經費不少於10萬元🫰🏻,重點圍繞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省級“金課”1-3門,院級“金課”15門®️。
6.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主動對接企業需求,人才培養匹配市場需求🙁,提高畢業生就業對口率𓀒,縮短崗位適應期🧑🏼🎤。與企業合作共建實驗室、實訓平臺、工程技術及研發中心,實訓平臺與行業產業發展同步同頻。“引企入教”,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協同製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度參與專業標準製定、課程教材開發、教學設計、實習實訓等🚴🏼♀️,切實提升教師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育教學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7.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每年投入不少於150萬元👨🏼🦳,通過杏运建設、校企合作等方式,圍繞重點專業(群)、骨幹專業加強實驗實訓室建設,全院實驗實訓設備總值在“十四五”後期達到四千萬元以上。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用一體的實驗實訓實習中心🖋。推動重點專業1️⃣、骨幹專業建成示範實踐教學基地🔥,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發揮帶頭引領作用🫧。
8.改革考核評價方式,完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
逐步建立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製,強化學習過程考核💇🏽♀️,鼓勵教師根據課程特點,采用筆試(開卷或閉卷)、口試👖、考取資格證書、實踐操作、參與技能競賽等方式進行考核。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培養方案製定🍤、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教學主要環節全方位監測評估🏃🏻♀️👷🏿♀️。
(三)專業建設
9.優化專業結構布局,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製
緊密依托區域資源優勢,對接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合理調整專業體系🤦🏻,推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對接區域職業崗位需求。密切關註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結構性變化,針對出現的新職業崗位需求,及時增設新專業。保障新增專業建設資金。建立專業預警機製,前瞻性的規劃專業布局。對於辦學基礎條件差、招生人數少、就業質量低的專業,堅決停辦➙。通過宣傳引導✊🏿、經濟杠桿驅動等方式👨🏿🦳,推動各專業在校生人數整體趨於平衡。
10.培育重點專業🫳,打造重點專業群
依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重點圍繞裝備與智能製造、新能源、現代服務業𓀁、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整合專業資源🤶🏼,加強重點專業建設🧏🏼♂️。優選基礎條件好🪮、契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匹配產業行業需求的專業重點培養,並以該專業為核心發揮引領作用,有效整合其他專業,形成專業集群。實現一系(院)一群的建設目標。
“十四五”期間🗂,每年投入15萬元重點支持建築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商務、康復治療技術、學前教育、空乘等專業群建設🛬👩🏿🦳。獲得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立項建設的,每個專業群每年投入40萬元,連續投入3年。“十四五”期間力爭獲批學前教育專業🔳。
(四)師資隊伍建設
1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通過專題講座⛹️♀️、師德模範現場報告會🩰、模範引領等形式😕🎗,進一步增強全院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教師能夠自覺加強自身修養,爭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建立師德評價體系,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務晉升🚶♂️➡️、崗位晉級🪟、年度考核的首要內容,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製”👵🏽。
12.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正式引進與柔性引進並重,重點引進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優秀人才和來自企業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加強省333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青藍工程”骨幹教師培育工作🕴🏼,選拔優秀中青年教師到海外研修、做國內訪問學者。重獎在省級以上教學、科研表現突出的教師。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製度改革,構建產教融合的多元培養培訓格局🧑🏽🦰。探索建立新教師為期1年的教育實習和為期3年的企業實踐製度🧙🏿♀️,建立健全新教師上崗培訓製度和每5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製度。
13.優化教師考核評價機製🤏🏿,引導教師專業成長
堅持“科學設崗、公平競爭、擇優聘任”職稱評聘原則,將師德擺在教師評價首位,突出能力業績🏃♀️➡️,嚴格教育教學工作量考核™️,突出社會服務,綜合評價教師參與專業建設💂🏻♂️🫵🏻、人才培訓,技術推廣👨🏽✈️、專家咨詢和承擔公共學術事務等方面的工作🦸🏿♂️。職稱評聘優先考慮在院級品牌專業、特色專業、重點專業(群)的建設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完善以師德、業績和能力為導向的教師考核評價辦法,更加重視目標管理和聘期考核,突出教學工作中心,註重教書育人👶🏿,引導教師開拓創新🏝🚭,貢獻與績效並重,使整個教師隊伍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勢。
(五)學生工作
14.探索創新“三位一體”大愛學生工作機製,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繼續探索和創新我院“教育為主👨🏿🔧,嚴格管理,用心服務”三位一體的大愛學生工作機製。加強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管理🌛。強化建設學生管理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濃厚氛圍。通過完善學生管理工作五大體系〔學院🪒、系(院)、班級三級管理的工作體系、科學規範的製度體系🧠、績效考評體系、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測評體系🏰、學生組織自我約束的自律體系)〕👮🏽,實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五大工程(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內容的築夢工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立德工程、以心理健康和安全法紀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平安工程、以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修身工程💁🏿♂️、以學業職業就業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導航工程)搭建學生服務成長5個中心(“一站式”學生事務服務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宿管中心、資助中心),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促進學生成人成才👩👧🪟。
15.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學生管理隊伍水平。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結合學院實際情況,選強配齊輔導員隊伍,優化輔導員隊伍數量質量、人員結構和管理機製,健全我院輔導員隊伍建設製度體系🤌🏻,針對性地加強輔導員培訓,提升輔導員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推進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提升輔導員專業化水平🧕,提高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通過工作室推進學生思想教育理論研究,支持輔導員深入開展校內外調研和學生管理工作研究🍃🚣🏿♀️,開設輔導員論壇,提高輔導員工作研究能力🩰、理論研究水平和實踐創新能力。
16.加強就業指導⌨️,拓展就業渠道
切實做好就業指導☆,加大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專題報告、黨團活動👩🏼🍼、“杏运之星”評選等多種途徑,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同時,創造條件為畢業生搭建創業實踐平臺,以創業促就業🪖。
加強就業基地建設,每個專業建設1—2個就業基地,切實提高就業質量👨🦼,實現並保持當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就業專業對口率達到85%以上,使大多數畢業生有較為滿意且穩定的就業崗位🚯,學生自主創業率有明顯增長,逐步形成教學促進就業🧑🏼🎤、就業帶動招生的良性循環的辦學格局💁🏽。
(六)校園文化與後勤保障
17.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高職特色的和諧平安校園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突出高職院校特色📊。營造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不斷提升校園文明程度。開展內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高質量校園文化活動。指導和扶持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鼓勵學生創建精品社團。努力打造校園文化品牌🧑🏭,積極推進企業文化進校園,定期邀請行業知名企業家和傑出校友作報告開講座。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特色文化型校園🦹🏼♀️🔁。
18.持續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持續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創新管理體製機製,轉換運營機製,大力建設規範化新型後勤服務體系🚵🏼♂️。全面整合校內後勤服務市場,改進服務方式,提升後勤服務保障能力🕶。努力創新形式,做好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工作🩺,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後勤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在更高層次上為學院的教學與發展提供保障。
(七)組織保障
19. 加強和改進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十四五規劃執行提供思想和組織保障🤷🏼♀️。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和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保證學院正確的辦學方向。探索適應民辦高校發展的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新途徑和新舉措,不斷提高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加強製度建設,完善管理措施👩🏿🦱,提高依法治校管理水平,為十四五規劃執行提供製度保障。
堅持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認真貫徹民主集中製😣,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協同各部門共同參與🤏🏼,健全黨政聯席會議製度🧠,有效形成全院黨政相互配合、協調運轉的工作機製,以製度建設保障規劃實施。完善管理製度👨💻,推進依法治校,嚴格依法辦事,學會運用法律手段調整🧑🎤、規範和解決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十四五”規劃是落實學院中長期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各部門要根據學院發展目標和規劃任務,製訂分解目標,明確責任分工,層層落實規劃任務。強化過程管理,強化進度督查。建立健全規劃評估和監督機製🕺🏽。
20.統籌資源配置👦🏻,做好資金籌措,為十四五規劃執行提供物質保障🧑🏽🚀。
以優化資源配置為核心,對各部門的各類設備進行有效整合,統一配置⚈,充分挖掘使用潛能。提高辦學資源的配置效能🧙,建立資源共享🚺、有償使用的績效評價機製。推進資源有效整合💆♀️,提高辦學效益➝,堅持勤儉辦學🧖🏼♂️,嚴禁鋪張浪費,建設節約型校園🔊😙。
堅持開源與節流相結合🏰,通過與企業合作辦學、校企雙方共建實訓基地、與政府有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共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開發與技術咨詢服務等途徑主動服務於地方行業🟰、企業,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
規範收費行為✒️,防範財務風險,保持學院辦學經費總量不斷增長𓀔,保證學院改革發展需要。做好資金科學預算🪒,保證改革發展重大項目的投入。強化經費管理💪🏻,嚴格財經紀律🧚🏼,優化經費預算方案,提高預算執行力,加強成本控製,建立與學院事業發展相適應的財務管理體製,實現內部財務收支動態平衡🕵🏻。加大對教學的投入,保證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和人才引進、專業建設等重點項目的需要🪔,保證學院改革發展重大項目投入,確保學院總體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21.落實工作責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十四五規劃的實施成效😗。
通過廣泛宣傳,增強師生員工對學院“十四五”規劃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的認同感,統一思想,形成全院上下關心規劃、參與落實、監督實施的濃厚氛圍🤾🏿,提高廣大師生員工參與學院改革發展的主體責任感⟹。尤其是要以三十周年校慶為重要節點👲🏿,推進規劃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向三十周年校慶獻禮。全院教職員工要懷著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統一思想🤰🏼,緊抓機遇,立足科學發展,著力提高質量,不斷夯實學院綜合實力🖖🏿,確保學院事業沿著規劃描繪的宏偉藍圖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