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http://www.qstheory.cn/wz/hlw/201404/t20140409_338512.htm
從全球視野看,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動發展。經濟全球化創造了信息技術發展的巨大需求,為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動力。而信息化則為經濟全球化向更高層次發展提供了一個從理念、技術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內外環境。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明確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這一重大戰略判斷和決策部署,是我們深入推進信息化建設、確保網絡安全的重要指引,對於我們推進網絡治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開啟“信息文明”
當前,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業已成為並行不悖、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從全球視野看,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動發展。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動力。經濟全球化創造了信息技術發展的巨大需求,為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引擎。信息化為經濟全球化向更高層次發展提供了一個從理念、技術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內外環境。
從國內角度看,中國正勢不可擋地全面融入“信息文明”這一嶄新的社會文明方式。2014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6億,手機用戶超過12億,國內域名總數1844萬個。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
現階段世界主要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國搶占信息化發展製高點的步伐明顯加快,美國、法國、德國等紛紛從戰略層次製定國家信息化發展規劃,爭取和維護在網絡空間中的優勢地位。
作為信息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政府高度重視本國信息化建設。圍繞搶占信息化發展製高點這一國家戰略利益,美國政府從頂層設計入手製定了一系列具有明確導向的信息化發展戰略。在基礎設施方面,早在1993年克林頓政府時期就推出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NII),確定把建設“信息高速公路”作為政府施政綱領;其後又在1996年通過新的電信法,以開放市場推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信息技術方面,美國在20世紀末製定了“新一代互聯網計劃”“21世紀的信息技術:對美國未來的一項大膽投資計劃”等具有前瞻性的戰略計劃,來支持信息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確保美國在信息科技領域的優勢。當前,在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形態成為信息化發展新引擎的背景下,為推進信息技術示範應用,2012年奧巴馬政府發布《數字政府:建立一個面向21世紀的平臺更好地服務美國人民》的行政指令,確定以大數據應用支撐政務活動開展的政策導向,以此提升社會和公共事業領域的信息化水平。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和歐盟的領頭羊,也把信息化發展作為國家重要戰略。1999年德國政府製定了“德國21 世紀的信息社會”的行動計劃(D21),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和工業部門中的應用。2011年,出臺了“德國網絡安全戰略”,旨在加強保護德國信息技術系統及基礎設施。2013年,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又推出了《高技術戰略2020》的報告,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物理系統等手段,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在維護個人和國家網絡安全方面,德國政府在2009年專門修訂了《聯邦數據保護法》,對個人信息的合法獲取、處理和使用情況做出法律上的明確規定。
法國政府2011年製定了“數字法國2020”的戰略規劃,將信息化建設目標定位於發展固定和移動寬帶、推廣數字化應用和服務以及扶持電子信息企業的發展,為法國信息化發展創建了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力爭在未來幾年將信息產業發展成為法國提高競爭力、促進發展和增加就業的第一動力。在網絡空間立法方面,法國在2006年通過了《信息社會法案》,旨在加強對互聯網的“共同調控”,保護國家和個人的網絡安全。在引進科技人才方面,2013年法國政府推出“人才通行簽證”計劃,將科技人才作為重要的引進目標,以此助推法國的網絡人才隊伍的培養。
以治理思維完善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這一表述和定位,意味著我們必須從戰略層面看待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治理”確立為黨在新形勢下的執政理念。因此,從治理角度審視我國的信息化發展戰略,彌補信息化建設的薄弱環節,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治理能力轉型升級的重要體現。
一是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信息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從近年來國家的戰略投資角度看,與交通、電力、方面的投入相比,信息化領域的基礎設施投資明顯不足。目前,我國現有信息基礎設施總體上還存在網絡帶寬較低、三大網絡融合度不高、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不足等問題,現有信息基礎設施無法滿足大數據信息分析和處理的需求。
圍繞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將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工程。加強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以三網融合為抓手推進“寬帶中國”戰略,通過“城市百兆光纖工程”和“農村寬帶普及計劃”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均衡覆蓋與互聯互通,支撐信息化條件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積極實行“減法政策”,統籌研究電信市場對內對外開放政策,構建良好的競爭環境;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和國外投資有序進入電信基礎設施領域。
二是加快網絡空間立法進程。當前我國正處於由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但是中國目前現有的網絡立法階位較低、系統性不強,多數為分屬不同部門的行政法規和部委規章,網絡立法總體滯後。信息化時代,法治是降低網絡治理成本、實現網絡治理價值目標的最佳途徑,網絡治理本身也是力行法治、促進“良法”與“善治”相結合的過程。
所以,要提升國家網絡治理能力,就必須充分發揮立法在國家網絡治理現代化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大力提升網絡立法理論和實務研究水平,把提高立法質量作為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強法律可執行性,不斷形成和完善適應我國網絡空間發展的法律體系,為信息化條件下網絡治理和網絡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信息化建設不斷邁向新臺階。
三是大力培育創新人才隊伍。信息科技創新人才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要素,是打造網絡強國的重要基石。中國是網民數量眾多的網絡大國,但又是信息技術的“後位國”,在核心技術和服務器等硬件設施方面自主可控能力不強。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是一種追趕型戰略,要推進信息化建設、搶占信息技術製高點,就必須按照“打鐵需要自身硬”的要求,匯聚起那些致力於網絡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的優秀人才,建設一支緊跟前沿的網絡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一方面,培育本土的基礎研究人才。科技發展的後勁和底蘊來自於基礎研究,要實現我國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的重點跨越式發展,必須註重依托國內大學現有優勢基礎學科,並且不斷提高國家對基礎研究投入,培養出一批從事基礎研究的創新型人才,特別是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大力提升我國在信息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選用和延攬海外留學人才。增強“千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智力引進項目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人文氛圍與科學氛圍相得益彰的環境,為引進人才提供廣闊空間,吸引越來越多的懷著中國夢的海外留學人才投身到信息化建設中,為打造網絡強國貢獻力量。
杏运平台版權所有 (c) 1993-2015 地址:江蘇省徐州市銅山新區嵩山路1號 郵政編碼:221116 蘇ICP備10207513號